在一中樱花漫舞、紫藤花开的最美四月天,心理中心精心策划的两场"高考减压"主题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分别于4月9日、11日顺利进行。
两场"心灵SPA"通过"双舒"心理导师的特色化团体活动课程设计,为主动报名参与团辅的高三学子打造了沉浸式心理调适空间,用专业与温情编织出护航青春梦想的心灵铠甲。
4月9日傍晚的团体心理辅导室内,在暖黄色的灯光下,参与团辅的同学围坐成象征生命力的螺旋状。毕业于复旦大学的心理学硕士、CBT治疗师、我校心理老师舒雨涵老师以"抓手指"的破冰游戏开启首场"减压赋能,赢接高考"团体心理辅导主题活动,原本拘谨的同学们在追逐与闪躲间绽放笑颜,指间相触的刹那,心理防线的寒冰悄然消融。
在"压力气球"具象化环节,舒老师引导同学们将无形的焦虑转化为可触摸的实体。来自高三某班的李某某在吹胀的蓝色气球上写下"理综大题",这个承载着68天焦虑的"压力容器",在同伴们的接力拍打中逐渐缩小。"原来压力就像弹性气球,适度张力反而能产生推力。"他若有所思地在活动手册上记录感悟。
随后的理论阐释阶段,舒老师借助动态压力曲线模型,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揭示焦虑的生存智慧:"我们的祖先正是依靠适度焦虑躲避猛兽,现在这份本能将化作冲刺的动能。"配合三维全息投影,学生们直观看到当焦虑值维持在30%-50%区间时,大脑前额叶皮质与边缘系统的协同效应达到最优。
课程高潮在"创意空间"环节惊艳呈现。借鉴斯坦福大学设计思维课程的"Yes,and..."即兴戏剧法则,学子们在接续创作中完成认知突围。当"量子物理"邂逅"敦煌飞天",当"导数公式"对话"印象派油画",看似荒诞的命题却激发出惊人的创造力。高三某班的林某某用彩泥塑造出"会跳舞的三角函数",赢得满堂喝彩。
"这个戴着博士帽的π先生,其实是我们突破思维定式的隐喻。"舒雨涵老师指着学生作品解析道,"高考不仅是知识的较量,更是心理韧性的试炼场。"活动尾声的心理能量手环制作环节,学生们将代表压力的黑曜石与象征希望的水晶串联,在光影流转间完成心理能量的可视化重构。
4月11日的第二场"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团体辅导主题活动,则呈现出数据驱动的精准干预特色。担任带领老师的是毕业于华东师大的心理学硕士、二级咨询师、生涯规划师、我校心理教师舒竞瑶老师。活动以为高三鼓掌,打破了参与学生之间的陌生感,拉近彼此距离。接着舒老师展示了提前调研得到的高三学生压力源调查报告,用柱状图清晰呈现知识储备焦虑、时间管理困扰、家庭期待压力三大核心症结。
基于此,舒老师带领学生们进行“捏捏压力气球”体验活动,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压力大小来吹气球的大小,并写上自己的名字,自己捏一捏,也可请同学捏一捏,学生在此过程中释放压力,放松心情。
接着,舒竞瑶老师提供了一套解压能量包,在此过程中学生思考自己面临压力时的解压方法,并学习扩展自己的解压能量包。在“怀疑君”和“定心丸”活动中,学生直面压力所产生的负性思维,并尝试化解内心担忧。
压轴的"积极能量环"活动将气氛推向高潮,同学们围成同心圆,通过"信任盲行"体验建立深层联结。蒙眼穿越障碍的历程,恰似高考征途的隐喻——当高三某班的李某某被同伴牵引着安全抵达终点时,他感慨道:"原来放下控制感,信任团队的力量如此美妙。"
最后,学生们互写积极寄语,给予他人支持的同时也获得更多的力量,展现了同学们互帮互助,勇于面对的良好品质。
本次团体是贵阳一中系列高三助考减压心理宣教活动的一部分,接下来学校还将举行系列高三家长助考心理活动,欢迎各位家长根据学校通知积极报名参加。
撰稿|袁章奎 徐世凯 龚美玲
图片|曹灿灿
编辑|李游佳
一审|袁章奎
二审|赵爽
三审|张忠华 巩国忠
上一篇:【苾园周会】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
下一篇:【丘成桐少年班】家长讲堂“Deepseek的AI技术:从数据到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