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4日下午两点,“聚焦核心素养 促进学习力生长”主题的第二阶段活动正式开始。在贵阳市教科所地理教研员张玉玲老师的主持下,贵阳一中地理教研组全体教师与集团学校、帮扶学校的教师代表开展了线下研讨活动,探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力提升的教学实践途径。
老师们在活动前积极研讨教学课题《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进行备课,在深入思考“怎么上好这节课、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学习力”等问题的基础上,认真听讲并记录由贵阳一中地理组徐艺容老师、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陶练松老师带来的课例。
说课环节,徐艺容老师从课标、教材、学情、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与反思等方面深刻地阐述了自己的初衷、行动与思考:通过贵州交通的“过往、现在、未来”创设情境,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开展资料收集、实践调查、小组讨论等课前探究活动,课堂上通过学生分享成果、教师评价引导,层层推进“贵州交通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案例教学,促进学生学习力的有效提升。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地理教研员宋波老师从课标解读、教学设计、课堂实施等方面对两节课做了深入浅出的点评。宋老师认为,陶练松老师的课教学材料选取真实、生动,原理分析透彻、实在,通过问答互动有效推动探究过程;徐艺容老师的课切实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整体性的情境创设打造了有“温度”的课堂,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认识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线下研讨环节,老师们在充分交流中碰撞出了教育智慧的火花。开阳县教育科学培训中心主任周化荣主任表示,陶老师呈现了我们熟悉的课堂、教学扎实有力。徐艺容老师的课紧跟高中新课改步伐,创设学生熟悉的贵州交通发展情境展开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表达,学生说贵州交通、说贵州变化,增强了对家乡的自信心,有效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同时进行情感育人、真正做到了引领!
贵阳一中贺碚老师分享道,三新课改倡导新的课堂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有效开展探究学习是一个挑战,为此,高一地理组坚持学习、加强交流,积极开展了新旧课标对比、各版本新教材对比、活动案例的选取实施等主题教研活动,从思想意识上、教学能力上积极向新课改靠拢,徐艺容老师的课便是一次有效的尝试,可为促进学习力生长的课堂实施提供范式。这一节课借助乡土地理案例展开,师生高效互动,彰显了贵州发展建设成就,重塑了贵州形象,充满着学习热情、教育智慧和乡土情怀。地理学是“探索自然规律,昭示人文精华”的一门学科,其经典理论解释了复杂世界的“格局—结构—过程—机理”,将混沌变为有序。我们的地理课堂不能片面追求热闹,当我们的教学内容遇上经典理论,不应该避开,而应该向学生渗透对经典理论的清醒认识,传播发扬理论的力量。这节课徐艺容老师通过“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之“点轴理论”的渗透,引导学生分析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透射着理性的光辉。
贵阳一中杨秀万老师带着“假如我来上这节课”的思考点评,这两节课通过不同教学载体组织了大单元教学,知识结构清晰,展现了授课教师超强的教材处理能力等教学基本功。徐艺容老师的课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讲家乡的事情,充分促进了学生学习力的提升。
贵阳一中王利亚老师坦言,听完课自己也得到了学习提升,徐老师的课以学生为主体、师生有效思想碰撞,是一节有力度的课;结合乡土地理展开教学,展示了学生的自信、素质与能力,有理论、站位高,是一节有高度的课。上好一节课背后要付出很多努力,有团队的合作打磨,更要授课教师的领悟力和行动力。年轻的老师应该立足教学、提升能力,多行动、多思考、多总结,努力成长为学者型教师。
贵阳一中地理教研组长印朝华老师高度肯定了徐老师的成长与进步,从精益求精的角度冷静地提出了可以改进的方向。印老师还分享了诸如地理思维过程可视化途径等自己多年教学的经验与感悟,从学科思维逻辑视角对老师们的成长提出更要的要求,鼓励老师们要聚焦核心素养、关注高考要求,在理解“新”、追求“新”的同时,要注意筛选、坚持传统教学中高效的经典的理念、方法与形式,真正发挥好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
张玉玲老师最后总结认为听评课是教师最有效的学习形式之一。一节课背后凝聚着一个团队的力量,每次到一中听课都能被一中老师上课的状态所感染,都能被一中老师在专业上的严谨追求、扎实的学科素养所感动。双新活动呼唤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关注学生学习力的养成,希望老师们进一步关注初高中衔接、再研读高中课标、关注学科思想与方法的渗透,积极探索有特色、可借鉴的新课改高效课堂实施途径。
聚焦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学会从地理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提高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是新时代对中学地理教育提出的新使命。本次研讨活动虽已结束,但我们的探索仍在继续,坚持学习、坚持思考、终身备课,续写地理教育新篇章!
撰稿:地理组
图片:地理组
编辑:李游佳
审稿:蒋骞 印朝华 张喆
审核:张周全
上一篇:【“双新”实施】语文:探索教学新路径 提升语文学习力
下一篇:【“双新”实施】物理:做有指导的训练,突出学生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