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刚大学毕业的肖建激动不已,因为他终于可以实现儿时的梦想——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十六年来,肖建始终兢兢业业、脚踏实地,用自己无私的爱呵护学生,用谨慎的言行引导学生,用渊博的知识浇灌学生……
十六年如一日 润物无声
“让孩子拥有阳光、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体魄,比什么都重要。”踏入工作岗位后,肖建保持着对教育的初心,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除教学工作外,肖建特别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只要因材施教,就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肖建任教的班级,总有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家庭条件相对较差等问题,他也常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查缺补漏,在他看来,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面对班上厌学、不讲规矩、父母无法管教的孩子,大多数老师头痛不已,肖建却从不放弃一个孩子。一次次的家访和苦口婆心的开导,只为让每一个家长都重视孩子的健康和成长。
肖建任教的班级曾有一个脾气暴躁的男孩,与同学吵架,经常出入网吧,学习更是十分吃力。当看到小男孩充满怒气的眼神,肖建总觉得那是内心深处渴望被认可的一种表现。通过家访得知孩子的父母离异多年对他疏于管教时,肖建心痛不已。
聊天、补习、奖励……肖建在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予男孩极大的关注。渐渐地,小男孩不仅越来越有礼貌,学习也有所进步。面对孩子母亲的感谢,肖建只是说:“这一切都是我应该做的。”
“数学不仅局限于书本知识,还能教会孩子用发现的眼光去认识世界,用严谨的逻辑去分析事件,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老师就是要润物无声的影响孩子。”肖建说。
心系三尺讲台 默默耕耘
从教以来,肖建永远把岗位职责和组织需要放在第一。结婚时,他没占用工作时间筹备婚礼;妻子孕期,他很少有时间陪伴产检;就连自己生病需要住院时,他也等孩子们期末考试后才考虑……可以坚持在岗位上,他就不会请假。
疫情期间,肖建承担了“空中黔课”五年级数学《有趣的进制》和《真分数与假分数》的讲课录制任务,但此时刚从老家回来的孩子更需要父母陪伴,肖建还是选择了自己的三尺讲台。白天查资料、写教案,晚上一遍遍试讲……教育路上,他享受着这种如切如嗟、如琢如磨的奋进过程。
为让课堂达到最佳效果,肖建就一个字一个字的抠,甚至一个知识点试讲几个小时。全省小学数学教材不同,需要融合各版本的知识设计教案,即使又困又累,只要想到孩子们都在等待这节课,肖建深吸一口气便又重新投入教学设计中。“我是一名教师,除了教自己的孩子,还要对更多的孩子负责。”谈及当时的选择,肖建这样说到。
近几年,肖建多次参加送课下乡蹲点教研活动,到贵阳华侨中学附属小学进行帮扶。今年8月,肖建听从学校安排,到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石门乡石门小学常驻教学并挂任教务处副主任。面对家人的不舍,肖建再次将感情的天平倾向更多人的需要……
只管去爱他们 静待花开
肖建任教的班级,学生从四五十分提升到九十几分是常有的事。全心全意的付出,肖建的教学水平得到家长和老师们的一致肯定。当看到办公桌上不经意的出现一朵小花、一块巧克力、一张小卡片……肖建知道,那些繁星点点才踏上归家路的无数个日夜,有了收获。
除了学生的认可,肖建的教学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他曾先后获得“全国小学数学文化优质课大赛中荣获说课一等奖”、贵州省“第四届全国小学数学文化优质课大赛”预赛中荣获上课一等奖、第四届全国小学数学文化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上课一等奖、贵阳市第七届优质课评比中荣获小学数学一等奖等多个荣誉,还参与贵州省教育规划重点课题《数学文化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究》,并多次承担贵阳市市级及云岩区区级数学示范课。
“我常用‘孺子牛奖’获得者刘让贤说过的一句话勉励自己——我的生命在一批又一批孩子的身上延续,我的乐趣在一代又一代孩子身上寻找,我的幸福在年复一年的教育工作中获得。”
从教时间越长,肖建越是懂得老师的意义——用心去关爱学生,用爱去感化学生,用行动引导学生,用知识充实学生……他始终坚信,真善美的种子会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转载自贵阳教育
上一篇:贵阳市第七届(2020年)“贵阳好老师”评选结果公示
下一篇:贵阳好老师赵发勇:做照亮山里孩子前行的“小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