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致力科技教育,在实验室一线耕耘17载。
她,刻苦钻研,写下了一篇又一篇的教学成果
她,点燃学生对科技创造的兴趣,辅导学生获得国内科技创新发明奖项数百项
……
她就是贵阳市第一中学综合实践教师和琴
百余项奖项,领无数学子探科学!
“FAST 天眼,同学们认识它吗?”走进贵阳一中理化实验室,便会听到实验室里传来阵阵温柔的声音,走近一瞧,原来是该校科技辅导员和琴正在为孩子们上开学“第一节课”。每年开学季的第一堂课,拥有近20年党龄的和老师不会直接实操上手,而是要给孩子们讲讲南斯拉夫大使馆的故事、说说中国桥梁的建造史、聊聊卫星发射技术的发展历程,和老师认为这些具有历史性意义或时政性的标志事件,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们的家国情怀。
“培育孩子不仅要教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明白自己肩负着社会责任和国家使命,他们会努力成为中国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谈及第一堂课的意义,和老师坦言高中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个关键时期,综合实践课第一堂课用时事的例子,让孩子们明白自己的使命尤其重要。
■ 2009年3月《贵阳市两城区大气汞污染程度研究机防治建议》获省级一等奖。
■ 2011年5月《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应注意发展军事前景》荣获全国优秀奖。
■ 2011年8月《中式餐饮厨余垃圾综合处理装置》荣获全国二等奖。
■ 2017年8月《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荣获全国创意奖……
从环境到科技、从科技到军事、从厕所革命到脱贫攻坚……在和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的参赛项目不再停留于问题表面、不再局限于校园,他们学会从社会热点出发,去拓展思维的宽度与广度,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探寻问题表象下的深层原因,让自己的项目研究具有深度与意义。
自参加工作以来,和老师一直致力于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为了让同学们的研究项目有效果,和老师主动制作方法指导微课,上传到贵州省教育资源网络平台,方便学生们随时学习;为了让同学们们明白“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她鼓励同学们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室和其他科技教育资源,全天为同学们提供技术支持和项目指导;为了让同学们的作品更出彩、论文更严谨,她时常挑灯夜战,查文献、查专利、查相关报道,一次次调整的方案,一遍遍修改的论文陪伴着她从华灯初上到翌日晨曦……她带领学生参加教育部门主办的科技竞赛若干项,目前,已获全国奖18项,省级奖31项,市级奖53项,同时,和老师还于2009年获得贵阳市优秀科辅导员称号。
零突破成就,引数所兄弟学校前学习!
对于和琴来说,不仅辅导学生参加科技赛事喜报捷传,管理实验室更是勇攀高峰,实现了“零突破”。
依稀记得2005年,贵阳市第一中学搬迁到新校区,数以万计的实验仪器需要打包、装箱、搬运、再拆装入柜,由于当时实验室别的老师有其他工作安排,她一人加班加点完成系列工作,那段时间,和琴常常累得回到家躺在床上不想动弹。但只要想到自己如期完成任务,就能保证新学期的顺利开学,心中便不觉疲倦。
据不完全统计,贵阳市第一中学拥有数理化实验室30余间,实验仪器种类繁多,有成千上万件。和琴作为该校的实验室总管,如何管理好、使用好实验室,是她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她也始终全身心投入在实验室里。经过多年的探索,实验室形成了具有一中特色的“全息化”实验室,集建、配、管、用、研、考为一体的制度体系,并得到了学校师生、校领导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2019年贵阳一中被授予贵州省实验室先进单位,而和琴也获得了实验室先进个人的殊荣。
“科学、细致、规范”这是大伙儿对和琴所管理的实验室的评价,而这具有示范性的实验室,不仅吸引了中天中学、乐湾国际学校、实验三中、贵阳九中、贵阳三中,甚至遵义、毕节、铜仁等地州市学校专程到该校实验室“取经”,也使得贵阳一中获得了“全国优秀科技教育创新学校”的荣誉称号,此举也让贵阳学校在这项殊荣中实现了“零突破”。
17载坚守,与学子教学相长!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对于贵阳一中的孩子们来说,和琴就犹如神奇的“哆啦A梦”老师一般,只要一追问,源源不断的新知识就会滚滚而来,然而这样的“神奇教师”是不断地学习而形成。
购买专业书籍、订阅专业杂志、浏览专业网站……通过这些学习方式,和琴总是能学到不少意料之外的东西。作为一名科技教育工作者,和琴需要为孩子的比赛表现进行把关,一开始的展示环节,同学们会仅仅使用PPT或者描述来呈现。“同学们表现没问题,看完之后会略感疲惫。”和琴心中开始思考,如何突破一个个局限,拿下展示环节的高分,通过与同学们沟通交流,和琴提出了视频、动画展示,让展示“活起来”。
形式多样、新颖,但难度也不小。为了教同学们剪辑技术,和琴自学了focusky、premiere、会声会影、photoshop、万彩动画大师、万彩骨骼大师等课件制作软件和视频编辑软件,每当学生问起关于剪辑的问题,和琴这个“门外汉”也总能变得很专业。
兢兢业业17载,和琴从未放弃过学习,一直活跃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评比中,拿下了全国、省、市级奖项十几项,发表了论文6篇。说起科技教育,和琴总是乐此不疲,她始终陶醉在自己的工作中。
如今,作为贵阳市科技辅导员培训专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紧缺人才库创客教师,和琴一直在坚持着自己的初心与使命,引导越来越多的孩子走上创新之路、爱上科技发明。
上一篇:2021年“贵阳好老师”评选结果公示
下一篇:贵阳好老师丨“不让一个学生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