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遇到过最好的老师。”
“她特别爱笑,遇到她很幸运。”
“很温暖,像妈妈一样。”
……
与班主任宋梅老师朝夕相处第三个年头,同学们这样评价她。
宋梅老师
在很多家长和同事眼中,清镇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教师宋梅从教27年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爱生如子,根植基层,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
学生心中的“宋妈”
27年岁月蹉跎,那个第一次站上讲台有点紧张的青涩女孩儿,如今已成长为和学生无话不谈的“宋妈”、为学生指引方向的“老宋”。
“因为我是真心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待。”谈及学生称她“宋妈”的缘由,宋梅回忆道,班上有个姓贺的学生,衣服上有许多补丁,平时并不合群,脸上也没有笑容,即使寒冷的冬天也穿着单薄的衣服。宋梅知道,这个孩子缺乏的不仅仅是物质,还有爱与关心。
从那以后,宋梅每学期都会为她准备文具和衣物,常与她聊天,渐渐的,这个学生找回了自信,笑容也回到了脸上。为了表达对宋老师的感激之情,她写了一篇题为《我的第二个妈妈》的作文,宋梅也因此收获了“宋妈”的昵称。渐渐熟悉后,同学们又把称呼换成了“老宋”。对于学生的称呼,宋老师笑着说:“可能是我面相显老了”。不管什么称呼,其实都是学生喜爱宋老师的一种表现。
“关爱每一个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是宋梅带班的宗旨,也是她教书育人的追求。看着孩子们脸上疲倦的神情,她会留十分钟让孩子们趴在桌子上休息,但条件是下节课必须打起精神;冬天的早晨,担心孩子们的早餐下课后变凉,她会让孩子们吃完早餐再开始上课。她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用不同方式与他们沟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也苦口婆心和他们讲道理……
风格独特的教学
“我要教会他们的不是一个知识点,而是通过学习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在宋梅看来,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是学习的主导者,所以,她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初一时,宋梅会让学生写下三年后的目标,初三时拿出来激励他们。同时,宋梅也会让同学们订立短期目标,哪怕进步一点点,都是值得肯定的;如果没有进步,她会耐心引导学生寻找原因,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宋梅特别注重学生的阅读和积累。她会让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读书笔记本,读名著、写感悟、做评价,把看到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
宋梅也会根据教学内容开展演讲、诗朗诵等活动,也会根据教学内容变换方法,如讲到话剧内容时,她会用话剧的腔调来模仿书中内容,带领大家进入情景,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点的印象。
从教以来,宋梅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大胆尝试,敢于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她所教的班级,均会采用“一帮一”和“个别辅导”的教学模式,让同学之间相互带动,共同努力进步。
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
2019年,母亲查出肺腺癌晚期,这个消息对宋梅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但她不得不对母亲隐瞒事实,看着母亲整夜整夜睡不着觉和日渐消瘦的身体,面对母亲一次次的询问,宋梅只能强颜欢笑安慰母亲:会好的,一定会好的,到时候带您去外省旅游。
即便如此,宋梅还是照常为孩子们上课,周末赶往修文照顾母亲。每次回修文,看到母亲吃药后满身的红疮,听到母亲连续不断的咳嗽声,想到母亲时日不多,可自己却不能常伴母亲左右,宋梅的眼泪就会止不住的往下流。
那个旅游的承诺,最终还是没有实现。
提到母亲,宋梅内心充满了无限的愧疚和深深的自责,忍不住红了眼。她哽咽着说:“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我看到了更多孩子的进步和快乐。”
教学研究的引领者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学科研、教学反思和教学总结,宋梅多年来的反思和总结,为教学科研积淀了基础,也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实践素材。
在教科研上,宋梅不仅自己学习,更带动年轻的教师一起进步。只要是宋梅指导的年轻教师,她每周都要与他们进行教学研讨活动,然后集体备课,互相双向听课,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提升教学能力。
宋梅撰写的多篇教学论文,分别在《语文周报》、《学习周报》、《小作家选刊》上发表,多篇论文还在贵州省教科院论文比赛获得省级二等奖、三等奖。
她还参加了贵阳市市级课题的研究,主要负责《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实践探究》和《作文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工作。与此同时,宋梅还积极负责学校的校本教研课题研究工作。如今,她又积极投入清镇市市级课题“智慧课堂下课外名著阅读激趣法探究”的研究工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8年,宋梅荣获贵阳市“示范性班主任”称号、2013年荣获“清镇市名班主任”称号、2014年荣获“清镇市优秀教师”称号、2015年与2016年荣获“清镇市名教师”称号、2018年荣获“清镇市优秀教师”称号……
对于2020年荣获的“贵阳好老师”称号,宋梅谦虚的说,每个老师都在努力付出,自己比较幸运罢了。
上一篇:贵阳好老师马豪:学生是天使,我只不过是为天使修补翅膀的人
下一篇:贵阳好老师王才模:扎根乡村教育20载 学生给他颁奖